古村之声
GU CUN ZHI SHENG
第14期1993年11月出版
县退管现场会在我村召开
大埔县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议,在县委、县府的重视和县退管会、总工会等有关领导部门的支持下,于10月20日在我村隆重召开。会议主要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和贯彻梅州市退管工作现场会议精神,并通过现场参观学习,总结成绩,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找出差距,使退管服务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出席这次会议的,除县有关领导外,还有来自全县20个镇、一个场的领导和离退休职工管理组织的主任、代表共60余人,古村管理区干部、乐龄俱乐部常务理事,出席或列席了会议。
会上,县领导分别作重要讲话;茶阳镇刘副书记以“我们是怎样做好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的情况介绍;古村党支部和古村乐龄俱乐部,分别在会上作了汇报。最后,县领导要求与会者“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把我县退管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
县退管现场会在我村召开,是古村的光荣,给予我们的工作很大的鼓励和鞭策。(添)
身居异域 情绕家乡
旅马来西亚乡亲锺报材先生伉俪和在国内之兄弟侄辈佐材、港材、桓柱等,于10月11日回乡探亲祭祖。古村乐龄俱乐部理事人员特登门拜访,久别重逢,倍外亲切,彼此倾吐了海外情况和家乡变化景象,游子们,尤其对俱乐部主编之《古村之声》小刊物,表示十分赞赏,如锺桓柱先生说:在湖南工作已十多年,每次收阅《古村之声》这个刊物,就以其内容丰富,报道详尽、真实,而使人感到亲切,有似回到家乡之感觉,《古村之声》真是起了勾通游子情怀的作用。
锺报材先生一行,参观了古村中学、小学、幼稚园等单位,报材先生深感家乡之巨大变化,非常乐意地为俱乐部老人福利基金捐资500元、《古村之声》资助200元。桓柱先生亦为俱乐部和《古村之声》捐资各50元。还有锺素珍女士赞助《古村之声》20元。(政才)
开拓视野 走出课堂
时值金秋,阳光煦煦。古村小学高年级学生、少先队员80余人,在老师辅导员的带领下,于10月22日驱车往县城旅行,首先登上我县高峰之一—双髻山。师生们参观了在双髻山设置的县电视转播台,听取了电视台负责同志的详尽介绍,还攀上耸入云天的电视塔,观赏茫茫山海;师生们被大自然的美丽景色陶醉着。之后,由于时间局限,返回县城,浏览高楼林立的繁华闹市,并参观了推山填土、已成方圆700多亩人造平原的“五虎山庄”开发区;真是百闻不如一睹。通过一天的参观活动,师生们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纶)
爱乡深情 造福桑梓
我村永兴楼锺基材先生暨夫人刘秋来女士,热心家乡公益事业。最近,又为家乡捐赠有线电视全套设施的费用,并给母校—古村小学赠送一台新型刷印机,给古村幼稚园五组风琴一架。锺先生伉俪热爱桑梓之美举,深受村民、师生的赞颂。(式彰、维添)
回乡办厂 善莫大焉
我村旅港乡亲锺集柱、锺安柱、锺喜生先生,三年来,先后返埔办厂,受到大埔当局的欢迎和支持。锺集柱先生于1991年秋投资156万元兴办大埔万兴皮具服装制造厂;锺喜生先生于1991年冬投资130万元开办大埔生利制衣厂;锺安柱先生则于1993年秋投资300万元与县合办大埔有利印务有限公司。这些厂自开业以来,生产颇有景气,既为国家增加税收,又为家乡提供剩余劳力就业机会,善莫大焉。
又讯:锺集柱先生最近又斥资500万元开办云天大酒店,融食、住、文娱为一体,该酒店装修一流,设备豪华,即将隆重开幕。(中式)
古村后起之秀—锺安柱 杨宝兰
本村上新屋锺德文先生之哲嗣锺安柱先生及其夫人杨宝兰女士,旅居于香港,多年来兴办印刷企业,卓有成效。他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不但热心为家乡公益事业而捐资,还为村中解决了不少劳力出路,今年又与大埔合办有利印刷有限公司,经于九月十七日举行隆重开业庆典。安柱先生在典礼讲话中深情地说:我本人出生在大埔,在香港经营了多年的印刷商务,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开辟了相应的国内外市场,在祖国的改革开放方针吸引下,近几年先后在东莞合办了三家中外企业,我对故乡特别亲切,故乡的山美、水甜、人情好。我决心尽心尽力,办好这间企业,我深信,有县各级领导的关怀,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大力支持以及全体员工的艰苦努力,一定能把公司办好,办成功。
安柱先生正值壮年,其夫人杨宝兰女士又是胆识过人,办事利落,夫妇配合默契,其事业之大发展,将指日可待。(健文)
捐资如流水 源源而不辍
第四期《古村之声)以“建设家乡,捐资不息”为题,报道了旅星侨贤锺卓才先生于去年“八庆”后,继续为家乡建设而捐资的情况。近期,卓才先生又为古村中、小学自来水工程捐资一万五千元,古村公共厕所工程一万一千四百元,乐龄俱乐部建围墙和自来水工程费一万二千八百元,古村小学校门外水泥路工程七千八百元,古村诊疗所玻璃橱柜和器械一千六百多元。合计捐资四万八千六百多元,各项工程已先后竣工,受惠之学校师生和村民,咸称锺先生关心家乡,无微不至,乐善好施,其德堪钦。(谷予)
游子难忘故园情
我村永兴楼锺铎材、锺基材先生昆仲暨亲属一行,于九月下旬荣旋故园;他们离别家乡已有三十余载,此次还乡,与久别亲人聚会,心情格外舒畅,大家共叙桑麻,亲眼看到了家乡的可喜变化。参观乐龄俱乐部时,给理事们赠送了丰厚之礼品,并捐资人民币三百元,作俱乐部购置图书费用。(添)
鼓励老有所有 促进山村文明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今年九九老人节前夕,大埔县维护社会公德办公室同志,为弘扬老年人“老有所为”的精神,于十月十一日前来古村乐龄俱乐部指导工作,参观了俱乐部的各项设施和老人们的活动情况,并听取俱乐部负责同志的汇报,进行录像;摄入的镜头,在大埔县维护社会公德的“广角镜”电视节目中,连续播放了二个晚上,给我们今后开展“五有”活动,以极大的鼓励。 (恩)
欢度中秋 盛况空前
旅星乡贤锺卓才先生伉俪,旅港乡亲锺集柱先生,锺安柱先生伉俪应大埔县人民政府邀请,于本年9月间先后返来参加县举办的“蜜柚节”和系列工程奠基、竣工剪彩庆典活动。30日适值农历八月中秋节,卓才先生设宴招待古村乐龄俱乐部60岁以上的会友和管理区干部以及古村中学、小学老师、诊疗所医生。
中秋日,天清气爽,金风微拂,古村管理区办事处、乐龄俱乐部、古村中学、古村小学等单位,欢迎横额耀目,彩旗高悬。上午八时三十分,卓才先生伉俪、集柱先生、安柱先生伉俪在县、镇领导陪同下驱车来到古村,受到古村乡亲、干部和古村中学、小学师生一千多人的热烈欢迎。应卓才先生邀请前来古村作客的有旅星侨领刘锦光先生伉俪,旅印尼侨胞张先生伉俪、旅马侨胞张亦文先生伉俪,以及旅星侨胞刘初栋先生等。来宾们参观了乐龄俱乐部、古村侨联大厦、锺卓才别墅和古村中学、小学、幼稚园,并在别墅天台浏览了全村村容。对古村旅外乡亲,热心建设家乡之爱国爱乡精神,赞叹不已!
午宴假座古村小学举行。中午十二时宴会开始前,卓才先生之侄、大埔县政协副主席、县委统战部部长锺校柱同志代表卓才先生对嘉宾们莅临古村参观指导表示欢迎和感谢。接着大埔县县长林培元同志发表了简短而精辟的讲话,林县长讲话中,高度评价锺卓才先生伉俪建设家乡之丰功伟绩。对后起之秀的旅港乡亲锺集柱先生、锺安柱先生伉俪在大埔兴办企业并参加建设家乡行列,表示赞赏和鼓励。林县长的讲话,博得满座阵阵掌声。
宴会从始至终均洋溢着欢快气氛,宾主频频举杯祝酒,觥筹交错,笑声阵阵。录像师尽将盛会活跃情景收人镜头。下午二时,宴会圆满结束。嘉宾怀着余兴,纷纷握手告辞。
中秋晚。卓才先生资助一千元组织“中秋联欢晚会”,因事前作了安排,会场设在乐龄俱乐部楼顶凉棚,环境装饰一新,“中秋联欢晚会”横额鲜艳夺目,场内摆设整齐,灯火辉煌,呈现浓郁的节日气氛,七时许,参加晚会的会友、亲朋近300人鱼贯进场,秩序井然。锺卓才先生伉俪、锺集柱先生和锺安柱先生伉俪也愉快地参加了联欢晚会,为晚会增添了光彩。
晚会活动内容丰富,有八音演奏、有奖猜谜、唱山歌、小食品“当年子”、抽奖等,因此,群情活跃,欢声四起,尤其是男女山歌演唱,以高亢燎亮的歌声,歌颂旅外侨贤,旅外乡亲热心家乡建设,造福于民的丰功伟绩和尊老、敬老、爱老的祟高美德,歌词含蓄双关,音韵宛转,使全场掌声、笑声此伏彼起,气氛热烈,这是古村空前未有的中秋盛会。
参加中秋晚会的都是老年会友,为使全体村民同享中秋,旅港乡亲锺集柱先生还安排电影两场,在乐龄俱乐部门前放映,招待村民观看。十时许,电影放映完毕而中秋联欢晚会也圆满结束,老人们还各携一小袋月饼、水果、糖果等礼品,兴高彩烈地离开难忘的晚会。(适观、政材)
大埔万兴皮具服装制造厂
举行开业二周年厂庆
我村旅港乡亲锺集柱先生投资一百五六十万元在大埔开办万兴皮具服装制造厂,开业已经二周年,11月18日该厂举行开业二周年厂庆。集柱先生受聘为乐龄俱乐部顾问,俱乐部特派代表前往祝贺。
庆典内容丰富多采,活跃欢快。厂庆于下午一时开始,首先由锺稚材副厂长简介了二年来厂里生产、经营情况和表扬一批生产、管理的好人好事,接着来宾和职工代表讲话,然后开展活动,计有卡拉OK比赛,汉乐演奏以及猜谜、投环等,优胜者均有奖品,场内一片欢笑声、鼓掌声,气氛热烈,喜气洋洋。五时许,活动结束,锺副厂长向职工颁发了奖品和纪念品。人各一件,皆大欢喜。是晚,厂方假座小梅河餐厅设宴招待全体职工及观看电影。(天马)
鸣谢
旅外乡亲锺集柱先生关心乐龄俱乐部事迹已志本刊上期。今年十月份,锺先生又特意赠送俱乐部理事每人皮袋一只,共19只,领受之余,谨申谢悃。
古村乐龄俱乐部
茶阳历史上的小食珍品
茶阳原是大埔县县治所在,凡四十年前在茶阳居住过的人,都品尝过张发松的笋粄、丘亚超的叶子粄、饶石伯的绿豆汤、杨滚合的花生,以及谢亚铭的菜丝粄。这些小食品选料认真,制作技艺精良,味、色、香俱全,各有特色,使人回味无穷。
丘亚超的叶子粄,以纯糯米粉、白糖、猪膘油为原料,制粄前,先将猪膘油切成一寸半条状、用白糖腌三天,然后取用。糯米粉拌成粄后,每只粄包一块膘油用大竹叶包裹。蒸粄 时间有规定,粄 熟后即退火,继续熏半小时,使之增加韧性,所以,粄初熟时有顾客购买者亦拒卖,以保其质量。丘亚超的叶子粄一般下午制作,晚上沿街叫卖,所以每当深夜,常可听到“叶子粄”的高亢叫卖声。叶子粄甜度适中,皮韧滑,内包膘油呈透明状,食之既香甜又爽口,很受食家欢迎。丘亚超为提高其叶子粄之知名度,每当沿街叫卖返回时,即使有少许产品,要买者亦不予供应,说是已售完,使消费者要品尝叶子粄时,要及时购买。
饶石伯的绿豆汤以甜度、打芡适当,榛糖香馥之特点而受消费者喜爱,其每次配料:上好绿豆1.5斗,优质黄糖一斗,薯粉八斤,榛糖适量。加工时先将绿豆用冷水浸透,然后捞起熏蒸,至豆皮开裂即取出晾冷备用,糖水用薯粉打芡,因份量合适,使糖水不稀不糊,恰到好处,绿豆撒落后不沉不浮,搅拌后即可出售,每逢墟期,不少赶集者都要去品尝为快。
张发松的笋粄,很有名气,俗称发头松的笋粄,其粄皮用潮汕番薯粉和熟芋子搅拌,因用料比例合理,所制粄皮既不太韧而又烂脆,内包馅料有竹笋、猪肉、鱿鱼、香菇、虾米、胡椒、丰鱼等,吃起来鲜美可口,是当时深受食家喜欢的小食品。
谢亚铭的菜丝粄,其用料主要是薯粉、萝卜丝、猪肉、香菇、虾米、胡椒、炸排骨。制作非常认真,其成品呈透明色,用陶钵盛装,猪油浸着,香味四溢,具有咸、烧、肥、香特色,食之齿颊留香。
杨滚合的花生,其制法把花生用盐水浸透(花生与用盐有一定的比例)捞起晒干后,用炭火以特制竹笼焙烤,因此,花生既香又脆,销量颇大,吃者甚众,当时对杨滚合花生的食客有一首“顺口溜”:滚合花生贵、咸酥又香脆、吃了牙齿疾、过后才知悔。尽管花生用火焙烤会招致牙疼,但知悔后还是要买来吃。还有当时的唐德兴咸酥花生也有点名气,销售量很可观。 (式)
锺锡解先生 魂归故土
旅马老华侨锺锡解先生,在马来西亚定居四十余载,他对家乡一草一木很有感情,曾二次回乡探望亲人和祭祖,今春以八十三岁高龄返回汕头治疾,其间于八月份又回古村小住,并到丰溪林场旅游,未几,重返汕头就医,因药石无灵,卒于九月下旬在汕头辞世。其哲嗣锺使材,倩材、伊材等一行六人,遵照锡解先生遗言,亲自扶柩回乡安葬。其丧事由其家属委托古村乐龄俱乐部主办,理事认真组织,妥善安排,使治丧肃穆庄重,有条不紊;堂奠之夜,俱乐部还为其隆重举行了追悼会,亲朋戚友、乡亲和古村乐龄俱乐部八音锣鼓吹队等二百多人参加。锡解先生生前关心家乡建设,累有捐资,八月份回乡时曾为乐龄俱乐部老人福利基金捐资一千元,其崇高美德,备受村民钦佩。此次,锡解先生后事处理完毕后,其遗属对俱乐部深表谢意,并向俱乐部捐老人福利基金三千五百元,其中一千元是遵父遗嘱捐赠的,二千元乃锺仕材先生乐捐的、五百元是锺伊材先生所捐。(健文)
做好事贵在坚持
赞乐龄理事赖杜英、张思贤
古村乐龄俱乐部理事赖杜英年届古稀,是个闲不住的人,做好事有始有终,如村中的乡道,由塘子唇到鹧鸪石路段,虽已打上水泥路,但路边杂草丛生,春夏之夜,行人不便,她主动割除杂草,一年三次,持续多年。凡遇婚丧喜庆,有请必到,从不计报酬,尤其对鳏寡孤独的逝世,更主动上门,协助安排后事,甚至连司厨都包下来,而且还为主家精打细算,干得十分利落,如遇困难户还送钱送物。这种一贯乐善好施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俱乐部理事张思贤,也已年届七十,他参加俱乐部理事后,积极参与理事会工作,多年来,他坚持为村中塘子唇至张屋路段除草去杂的份外事,得到村民的好评。赖杜英、张思贤两位老人做好事,贵在坚持,是值得学习和表扬的。(比材、梅云)
古村老人欢度老人节
重阳节又是广东省第五届老人节,乐龄俱乐部为让老人过好自己的节日,组织了座谈、茶点、讲解“香功”健身等庆祝活动。
是日,风和日丽,俱乐部布置得一派节日气氛,早饭后二百多老人陆续进场,人人心情舒畅,边用茶点边谈心,并放映录像;会上还向老人们讲解“香功”功法,引导老人做“香功”健身,庆祝会结束时,俱乐部还发给每人三元的慰问金和一袋小食品,老人们十分高兴。
是晚,为扩大“老人节”的影响,促进尊老、敬老、爱老工作的开展,旅外乡亲锺卓才先生还专门捐资放映电影两场,以示祝贺。(恩柱、祥超)
鸣 谢
(一)
本刊的出版蒙旅外乡亲大力支持和关怀,不断慷慨赞助经费,谨此申谢。
附:赞助人芳名(续13)
锺淼材 200元 锺报材 200元
锺恒柱 50元 赖建泮 35元
锺衍柱 30元 锺惠莲 30元
曾垂滚30元 锺小玲20元
张衍进20元 锺素珍20元
(古村之声)编委
(二)
承海内外乡亲为乐龄俱乐部“慈善福利基金”慷解义囊,隆恩厚义,至深感激,现将捐资乡亲芳名恭录如下:
(1993年8月6日至93年 12月1日)
第四期
锺仕材 2000元
捐资1000元者:锺锡解、黄莲友、锺仰材、锺仿材
捐资500元者;锺国柱(上新屋)、锺安柱 (上新屋)、锺诱妹、锺琼妹、锺伊材、锺报材
捐资300元者:锺基材(永兴楼)
捐资100元者:锺湘士、锺玲妹
捐资50元者:锺桓柱
古村乐龄俱乐部
古 村 行 喜 赋
陈以我
旧地重游六十秋,古村新貌喜悠悠,
人文焕彩沁宾客,瑰丽侨乡赞一流。
办校初期借庙堂,诚心一片众钦仰,
新黉新舍今朝耸,赤子热诚造福乡。
难能可贵中学堂,大大繁荣古村乡,
风景幽美学子秀,人才辈出更名扬。
乐龄诊所一条街,别墅幼园显大牌,
新景新房新气象,游人欣赏赞和谐。
大城市里电灯光,方便人车畅来往,
今日古村独一帜,路灯灿灿照全乡。
人才辈出古村乡,尤赞卓才系大方,
夫妇同心爱桑梓,捐资慷慨福村庄。
荣兴大号名久仰,热爱家乡建学堂,
一片丹心光祖地,留芳史册永赞扬。
古村新貌非寻常,男子爱乡女爱乡,
巾帼不亚须眉辈,捐资慷慨建课堂。
思亲亭下思亲人,点缀风光怀故人,
忠孝仁心多表现,中华美德方年兴。
古村之声定期刊,全省一枝独秀兰,
报道乡音联四海,敬迎赤子福乡还。
古村锺卓才先生赞
谢麓宾
古岭呈瑞气,村里展雄风,
锺灵毓秀地,卓识绘华文。
才扬海内外,先步攀高峰,
生平多义举,赞歌盈苍弯。
大埔公路建设传捷报
大埔县继平三线和梅湖线54. 5公里省道改造完工后,茶上线茶阳至湖寮27公里二级水泥路面于9月中旬全面竣工,大埔至枫朗20公里路基改造基本完成。至此,大埔省道干线158公里的改造已按二级公路标准完成了101.5公里,占省道干线的64%,其中81.5公里已铺设柏油或水泥路面,其余20公里也正紧锣密鼓地转向水泥路面建设,预计明年上半年可全面完工。 (原载《梅州日报》)
大埔县三资企业发展快
大埔县着力改善投资环境,提供优质服务,使众多的外商对大埔情有独钟,“三资”企业越办越多。至日前止,该县已办起“三资”企业98家,今年来增加35家,累计引进外资2. 6亿元,1至9月份实现产值1. 89亿元,税利6175万元,对比上年分别增长近一倍和一倍多。“三资”企业在该县工农业总产值中占有“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比重。
今年来,该县除继续抓好宜传发动工作外,还在元宵节专门邀请“三资”企业家和企业代表列席县三级干部会议和参加外商投资恳谈会。在9月举办首届蜜柚节,邀请新加坡、泰国、马亚西亚、印尼、美国、香港和台湾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三胞”参加活动,让他们更加了解大埔县有关外资企业政策和大埔的投资环境,认识大埔发展潜力,巩固和提高他们对大埔投资的决心和信心。港商何曼苹先生在外商投资恳谈会结束回港后,专门带领有关人员返回大埔县联系洽谈,并决定与该县一公司合作,兴办港豪表业有限公司。 (原载《梅州日报》)
重视培育市场 扩大流通领域
大埔县加快市场建设步伐
大埔县工商局重视培育市场,扩大流通领域。近年来,在工商部门支持下,该县新建、扩建、改造集贸市场11个。建筑面积达1. 3万平方米。工商局采取集资和自筹等形式,投入资金369万元,加快了市场建设步伐。
大埔县市场基础较差。1990年以前,全县人均占市场面积仅0. 047平方米,县内没有专业批发市场。面对这种情况,大埔县工商局做好全县市场的总体布局,实现“建一处市场,兴一串农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的目标。该县采用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并举,城镇市场和农村集贸市场同步的格局,在改革大麻、三河、枫朗市场的同时,大埔县还新建高陂、茶阳等新市场。今年还将投资1600多万元,建成面积5000平方米的大埔县城西中心市场。现在,大埔市场有19个,总面积为2. 3万平方米,去年该县集贸市场成交额突破亿元,今年1至7月份为670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
大埔县市场建设能得到较快发展。主要是该县工商局在市场建设中,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另外从多渠道集资,变独家办市场为多家办市场。在市场流通领域管理上,工商部门把产品经济管理模式变成市场经济管理,并从侧重非公有制的管理向多种市场主体管理转变,鼓励农民进入流通领域,打破地区、部门封锁,推动农副产品和其他工业品跨区流通。(原载《梅州日报》)
简 讯
△乐龄俱乐部为开展“中国芳香智悟功”活动,于10月下旬成立香功学习领导小组,由曾新创副主任任组长,曾祥超、锺楚材、锺孟材、锺恩柱、张学、张思贤、锺调柱等八位会友任辅导员。(添)
△会友张冉娣(东片垂裕楼人),因病医治无效,于1993年11月2日(农历十月十九日)辞世,终年七十三岁。(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