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之声

漫话供销合作社

摘自《古村之声》第25期

  供销合作社是五十年代初期由政府领导组织起来的集体经济单位,开办时由农村各户投资入股,主要经营农业生产资料、副食品、农副产品收购等。县成立总社,下设土产公司、生资公司、果菜副食品公司,各区乡(镇)成立供销合作社,农村设供销站;供销社面广,点多,线长,对农村商品供应,农副产品收购,促进生产,发展经济,方便群众等方面起过重大作用。80年代,个体经济蓬勃发展,原由供销部门专营之农副产品、生产资料放开,市场竞争剧烈,加上其他一些因素,供销社业务逐渐走向低谷,在此情况下,供销社对门市站都采取承包方式。供销社以往的光辉历史,已黯然失色,有的濒临破产地步。
    在供销社全盛的30年期间,古村供销站曾先后调任站长十多人,其中有三位站长,以善能联系群众、方便群众,服务态度良好,至今犹为村民所称道。三位站长姓甚名谁?乃是刘托生、杨开亮、萧宜权三同志。三位站长之共同优点,正如上面所述,但也各有千秋。如杨开亮同志,除领导站里同志搞好供应、采购外,还走家串户,帮社员搞好多种经营出点子;为关心边远山区群众的生活,经常送货到各自然村,还亲自挑食盐、干菜、食糖等商品到仅有一户人家的“沙罗窠”,地方,感动得户主赖敬初伯频频道谢。萧宜权同志,为便利社员出售农副产品(如竹子、竿精、柴枝等)而增加收购网点多处,躬亲过秤、验收,此举受到广大社员的欢迎、好评。这些同志,到任一处,造福一方,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他们对工作极端负责和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为人们留下深刻的好印象。这三位同志,现已年逾花甲,儿孙绕膝,退休后各自安度晚年,其中杨开亮同志则举家定居香港。(天马)